9岁的小男孩小宇躺在床上,开心地玩着玩具,过两天他就能康复出院了。让人没想到的是,小小年纪的他已历经了3次心脏手术,不久前,无锡明慈心血管病医院的医护专家终于解决了他的“心头大患”。
9岁本应该是快乐学习、无忧无虑生活的年纪,小宇却备受病痛折磨,不能像正常孩子那样肆意奔跑。原来,他患的不是简单的心脏病,而是一组非常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:肺动脉闭锁、室间隔缺损、房间隔缺损,动脉导管未闭。6个月大时,小宇做了右室流出道重建,但长到7岁时,婴儿时期置换上的人工血管已经不能满足他的生长需要,于是他又做了肺动脉补片扩大成形术,但2年后,他又出现嘴唇发紫、走路气喘的症状,检查发现肺动脉人工血管已经钙化严重,需要重新手术。
明慈医院的心外科医生王勇介绍,肺动脉闭锁是先天性心脏病中最难处理的情况之一,正常人的肺血液供应,是靠右心室通过肺动脉提供,而患儿右心室到肺动脉之间已经完全失去联系,所以血液不能形成有效循环,只能依靠一些旁系的细小血管获得少量血液。小宇入院时,氧饱和浓度仅60%左右,已经处于死亡的边缘。
根据小宇的病情,心外科给出了手术方案:右室流出道重建,左右肺动脉重建。但是经历了2次开胸手术,胸部粘连会很严重,手术难度非常大,游离血管一不小心就会造成破裂出血,这么艰巨的任务交给了明慈医院的院长、心外科首席医生杨光教授。打开胸腔发现,小宇的人工血管已经全部钙化,“正常的人工血管是软的,很容易剪下来,可是钙化的血管是硬的,像塑料板一样,只能一点一点地‘咬’下来。”原本只需要2分钟的人工血管置换,花了长达1个多小时,小心翼翼将其完整地剥离下来。另一大难题是粘连:肺动脉挨着人体最大的血管主动脉,全部粘连在一起,为了不伤害到主动脉,手术时只得先把主动脉离断,翻开,手术完成后又用人工血管重建主动脉,这又增加了手术的难度。
凭借着明慈心外科手术医护团队的精湛的技术,小宇的手术终于化险为夷。从当天下午2点进入手术室,一直奋战到第二天凌晨2点,整整12个小时,完成了肺动脉闭锁矫治术+动脉导管结扎+房间隔缺损修补术+室间隔缺损修补术。手术完成后,小宇的氧饱和就升到了92.93%。“出院后,我要回去上学。”病床上的小宇露出了笑脸。